作者或出处:李白

唐诗鉴赏辞典 乐府 李白

关 山 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①,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②。
汉下白登道③,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④,叹息未应闲。

【注释】
①天山:此指祁连山。②玉门关:古关名,亦称玉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北。③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当年汉高祖刘邦伐匈奴,曾被困于此。④高楼:指代思妇。

【译文】
明月从天山升起,如在苍茫的云海之间。长风吹刮几万里,把月亮吹送到玉门关。汉军走下白登山的小道,胡兵则窥视青海湖弯。自古以来的征战之地,从不见有人生还。战士远望着边地,思归故里愁苦了容颜。高楼里戍客妻子在这明月之夜,想必在接连叹息,没有余闲。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用乐府古题来写战士的戍边思乡之情。一开头就绘出了一幅极其辽阔苍茫的边塞图景,在这天高地迥的画面上,诗人由远而近地描写了从古到今无尽无休的战争,由战争带来的巨大牺牲,以及征人思妇两地相思的深沉痛苦。对于无休无止的战争,诗人发出历史性的浩叹,情感深沉而动人。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①,万户捣衣声②。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③。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④。

【注释】
①一片月:犹言一轮月,一弯月。②捣衣:古时裁衣必先捣帛,裁衣多于秋风起时,为寄远方亲人御寒之用,故捣衣多指代闺思。③玉关:玉门关。④良人:丈夫。

【译文】
长安城里洒满了月色,千家万户捣衣声声。吹不尽的秋风阵阵,就如我对戍守关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何时才能平定胡寇?亲人再不去关外远征。

【赏析】
这是一首思妇诗。诗人选取秋夜月光下捣击布帛的生活场景,表现了妇女们对征夫深长的相思。月色迷朦的长安城只听见“万户捣衣声”,出征人数该有多少!战争规模该是如何宏大!这是诗人为广大妇女传达出渴望亲人归来,渴望和平安定生活的强烈心声。这首诗意境浑融,风韵天然,音调清越,有着永久的魅力。

长 干 行①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②,岂上望夫台③。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灏堆④。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⑤,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⑥。

【注释】
①长干:南京街巷名。②抱柱:《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后世以“抱柱”为守信的典范。③望夫台:各地多有望夫台、望夫山、望夫石之类名胜,均伴有夫外出不归,妻登山望夫而化石故事,此处应为泛指。④瞿塘滟灏堆:三峡中一个险滩,在今四川奉节县。⑤三巴:泛指今四川中、东部。⑥长风沙:地名。《太平寰宇记》“长风沙,在舒州怀宁县东一百九十里。”怀宁在今安徽西南部,位长江北岸,距南京五百余里。

【译文】
我的头发长得刚覆盖前额,攀下花枝在家门前嬉戏。你把竹竿当马骑来,我们绕着井栏投掷青梅。一同居住在长干里,你我年小,感情融洽,没有猜疑。十四岁时我嫁给你为妻,怕羞的容颜总是难得改变。低着头坐着面向墙角暗处,叫我一千次我也不肯回头看你一眼。十五岁时我才开始舒展双眉不再害羞,即使化为灰尘,我也愿与你相合相依。我常想我们长相厮守,哪里会想到分离的苦楚。我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渡过瞿塘的险滩滟预去经商。五月里长江涨水,你坐船我担心船夫看不清江中的险礁。猿啼的长鸣哀切天空,我担心你在旅途发愁。门前你我走过的小路,全都生了绿苔。绿苔越来越厚,我无法打扫。树叶一天天飘落,秋风来得太早。八月里的蝴蝶长得嫩黄,一双双飞来西园戏芳草。对此我心里真悲伤,只愁美丽的容颜很快衰老。你何时东下三巴,事先要报信到家。我去迎接你不怕路远,一直走到长风沙。

【赏析】
这是一首民歌风极浓的思妇诗。诗中通过一个年轻商人妇的自白,描述了她和丈夫幼小相处的情投意合、婚后的幸福生活、远别的痛苦相思、盼待丈夫还家的热切心愿。这种种的生活情景和心理状态,诗人都表现得非常真切细腻。诗中刻画了一位天真活泼、善良钟情、热烈执着、大胆勇敢的可爱的女主人公形象。这种带有市民意识和反礼教色彩的艺术形象,在李白以前的诗歌中还是很少见的。

玉 阶 怨①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②。
却下水精帘③,玲珑望秋月④。

【注释】
①玉阶怨:乐府相和歌楚调旧题。②侵:打湿。罗袜:丝袜。③却下:放下。水精帘:即水晶帘。④玲珑:指月色明亮。

【译文】
玉阶上蒙上一层洁白的霜露,她久立夜中露水浸透了罗袜。回到房中放下水晶窗帘,隔帘仍凝望明亮的秋月。

【赏析】
《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楚调曲》,内容多写宫女的哀怨。这首诗写幽居宫女的苦闷心情。她先是立在室外阶上望月,时间久了,露水把袜子打湿了,回到房中,放下帘子,仍凝望着玲珑的月光。在这凝望之中,满含着她无限的心事和怨情。全诗无一怨字,而怨从望中的神情体现出来。这首诗与谢眺的《玉阶怨》同题,内容也一致,风格相近,只是比谢眺的诗体现的怨情更深。是李白向谢眺学习的实例之一。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