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或出处:杜甫

唐诗鉴赏辞典 七言律诗 杜甫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①。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②,两朝开济老臣心③。
出师未捷身先死④,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
①锦官城:指成都。锦官谓主持织锦之官,成都旧有大城、少城,少城江水很适合濯锦,后遂称少城为锦官城。②“三顾”句:指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③两朝: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朝。开济:创业济时。④“出师”句: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北伐,病死五丈原。

【译文】
丞相祠堂到哪里去找寻?锦官城外的翠柏早已葱郁成林。祠宇中只有空寂一片,芳草枉自带着春色绿映阶前,黄鹂也不管人事的代谢,在密叶间鸣声婉转。当年先主三顾茅庐,曾向你征询安邦定国的大计。你匡佐两朝君主,开创蜀汉的基业,扶持艰危的社稷,尽了老臣报国的耿耿忠心。可叹平定中原的大业未竟,你先已死去,使古今英雄无限感慨,泪湿衣襟。

【赏析】
诗人瞻仰诸葛亮的祠堂后,赞扬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也为他事业没能最后完成而表示遗憾。诗的前四句并未直写“人”,而是写祠堂景色,又偏偏只写那无人照管也自生自长的碧草和那无人欣赏也自鸣自啭的黄鹂。这就描画出一个凄凉荒寂的景象,这与诸葛亮的身份是极不相称的。诗的五、六两句写诸葛亮受刘备重用,忠心事主的精神,最后对他的事业未竟表示遗憾。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①,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注释】
《客至》诗意①盘飧(sūn):菜肴。熟食曰飧。兼味:多种味道。无兼味,言菜饭简单。

【译文】
我的家舍南北环绕着盈盈的春水,每天只看见鸥鸟一群群飞来。我没有为了迎接客人,去打扫满是花草的小径。一向关闭的柴门,今天才特意为你敞开。街市遥远,我不能奉上丰盛的美餐。家境贫寒,招待你的只有这陈年的旧酿。假如你不嫌弃,请让我隔篱呼唤邻居的老丈,来和我们对饮,一起喝光剩余的酒浆。

【赏析】
这首诗首二句描写居处的自然景色,暗含交游冷淡,与世疏隔的落寞之慨。三、四句表示对客人亲切的欢迎,不带一点谦卑的意味。后四句以家贫不能款待客人为歉,并以呼取田舍的邻翁来对饮,显示与客人之间无拘无束的情谊。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①。

【注释】
①“潦倒”句:时杜甫因患肺病而停酒。潦倒:衰颓不振。

【译文】
秋风凄紧中蓝天高远,哀猿啼啸,一声声透着悲凉。洁净的小洲白沙闪闪,群鸟不住地回旋飞翔。一望无边的落叶萧萧而下,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涌来。常是在万里外漂泊为客,何况悲秋的愁绪壅塞心怀。更兼暮年多病,此刻我独自登上高台。时世艰难,可叹我繁霜满鬓,潦倒中又不能再亲近酒杯。

【赏析】
这是杜诗最有名的篇章之一。前四句描绘了一幅风急天高猿啼鸟飞、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的壮阔而萧瑟的秋景,这凄凉动荡、色彩黯淡的自然景象,也可看做是当时社会生活图画的反映。在这样的背景上,后四句又抒写了诗人对于世乱时艰、个人沦落不遇、暮年多病、百忧结心不可开解的种种感慨。“万里悲秋”两句语言极精练而内容极丰厚,向为诗评家赞誉不绝。本诗八句皆对仗,由于内容的深刻,艺术上炉火纯青的造诣,一点也不使人感到雕琢、堆砌、板滞,反而感到仿佛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深挚浑厚,既悲且壮,格律精严,音韵铿锵。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①。

【注释】
①梁甫吟:乐府篇名。《三国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译文】
万方多难的时候,我独自登上高楼。高楼的附近繁花似锦,反使我这异乡客子触目惊心。锦江流水挟带的明丽春色,来自遥远的天涯地垠。玉垒山的浮云飘忽起灭,正像古往今来多少事变幻无定。圣朝的气运永不会改变,一如北极星亘古闪耀中天。西山寇盗空怀着觊觎,想要侵扰也终归是徒然费心。可叹后主刘禅昏庸误国,竟也有祠庙留存到今。暮色苍茫时我登临怀古,只好学隆中孔明将心爱的诗篇反复诵吟。

【赏析】
此诗于764年在成都作。当时的唐朝始终处于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艰危情势下。杜甫登上高楼远眺,面对大好的春光、壮丽的河山,想到兵戈遍地、国家多难,又想到古今世事如同浮云变幻难测,于是悲从中来发为吟咏,他一方面忧念时局,一方面却依然对大唐国运充满信心,感情是极其复杂矛盾的。末二句借讽刺宠信宦官昏庸失国的刘禅影射代宗,并感叹当今缺少诸葛亮式的人物,而有“亮才”的诗人自己,在昏昧的朝政下,也并不能为国效力,只能登登楼、吟吟诗、发发慨叹而已。这首诗寄意深远。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断,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①,强移栖息一枝安②。

【注释】
①伶俜(pīnɡ):孤单。②强移句:典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译文】
清冷秋风里幕府井畔,梧桐叶落,瑟瑟生寒。在这江城我独自留宿,看着孤单的蜡炬将近烧残。长夜里响起了号角声声,像是在自言自语诉说悲凉。高空中月色虽好,可有谁与我一同观赏。在战争的烟尘中岁月迁延,亲人们长久来音信杳然。关塞到处是萧条一片,返回故乡的道路险阻遥远。已经忍受了十年的孤独,奔波飘荡。寄身幕府如鹪鹩暂栖林间。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764年为严武幕府参谋时所作。杜甫本有济世志,他曾“窃比稷与契”,希望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却因敢言而遭弃,漂泊四方,作人帐下幕僚本不是他所甘愿,一来是为了报答严武的知遇之恩,二来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暂时以此寄身。这首诗抒写了幕府的凄清秋景,诗人孤身独宿,所见所闻满目满耳悲凉,于是他思绪万端长夜难眠。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①?夷歌数处起渔樵②!
卧龙跃马终黄土③,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释】
①几家:一作“千家”。②夷歌:指当地民歌。③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西汉末,公孙述曾称帝于蜀。

【译文】
日月交互更换昼夜,催逼着岁暮短促的时光。这荒远的天涯霜雪初霁,浸透了寒意的夜那样漫长。破晓时传来了军中鼓角,声音是多么悲壮。夜空澄净,银河倒映在三峡江水,星光在急流中闪烁荡漾。千家万户一听到战争的消息,四野立刻就响彻号啕的痛哭。渔夫和樵子山歌阵阵,在这里那里时时传出。卧龙、跃马称雄了多时,最终只留下一杯黄土。我何必管它眼前的人事萧条,更不必介意远方的音书寂寥!

【赏析】
此诗766年冬作于夔州西阁。这时诗人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已先后死去。四川一带内有军阀连年混战,外有吐蕃时常侵扰。杜甫以老病之身仍在不断迁徙飘荡,他忧时伤乱,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与《登高》一样,八句皆对,是杜甫七律的名篇,其中“五更鼓角”一联气势磅礴,悲中见壮,绘景伟丽生动;“野哭”一联写出那个动乱时代人民生活的悲剧和诗人流落天涯的特殊感受;末二句借古人贤愚同归一尽聊以自慰,感慨深沉。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