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内容太多?请尝试>>>

孝经 广扬名章第十四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①;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②;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③。是以行成于内④,而名立于后世⑤矣。”

【注释】
①“君子”二句:这是儒家学者“移孝作忠”的理论。孔传:“能孝于亲,则必能忠于君矣。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也。”
②“事兄”二句:孔传:“善事其兄,则必能顺于长也。忠出于孝,顺出于弟。”
③“居家”二句:指家务、家政管理得好,就能把管理家政的经验移于做官,管理好国政。孔传:“君子之于人……内察其治家,所以知其治官。”
④行:指孝、悌、善于理家三种优良的品行。内:家内。
⑤名立于后世:由于在家内养成了美好的品德,在外必能成为忠臣,成为驯顺可靠的部下,成为善于治理一方的行政官员,因而,就能扬名于后世。立,树立。这里指名声长远地流传。

【译文】
孔子说:“君子奉事父母能尽孝道,因此能够将对父母的孝心,移作奉事君王的忠心;奉事兄长知道服从,因此能够将对兄长的服从,移作奉事官长的顺从;管理家政有条有理,因此能够把理家的经验移于做官,用于办理公务。所以,在家中养成了美好的品行道德,在外也必然会有美好的名声,美好的名声将流传百世。”

【评析】
广扬名,推广、阐发首章“立身行道,扬名后世”所说的“扬名”的义理,即进一步讲述行孝和扬名的关系,强调“移孝作忠”的理论。孔传曾说:“能孝于亲,则必能忠于君矣。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也。”儒家认为,“扬名后世”是“孝”的更高级的标准,它只能与忠君紧密联系才可能实现。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